强化产学合作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变大变强做好保障
——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
2012年8月26-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及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大赛)在南京举行。
本次大赛共吸引了500多所高校,1687支队伍,4500多名在校大学生和1500余名指导教师参赛,经过首轮激烈角逐,共有100支队伍参加了决赛。决赛共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5名,此外,还设有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表现奖、最佳创新奖、最佳挑战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学校组织奖以及企业突出贡献奖等。经过现场展示、综合评审与答辩评审三个决赛环节,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FLYBOX团队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中科院软件所ifocus团队、清华大学F205团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Endsh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UAAndroid团队获得一等奖。
大赛当晚还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雨花台区委书记、中国(南京)软件谷工委书记李侃桢,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龚怀进等领导出席典礼并为获奖队伍颁奖。
杨学山副部长特地为大赛颁奖典礼发来寄语。杨学山指出,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培养软件人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首要任务。本次“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准确反映了业内需求重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更好地体现产学结合的精髓。众多高校踊跃报名,积极参赛,将鼓励更多学子关注软件技术,为选拔培养更多优秀软件人才提供平台。
陈伟司长在颁奖典礼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软件产业正处于创新发展和变革调整的关键时期,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给软件产业业态和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发展,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2015年我国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而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软件从业人数为300多万人,缺口巨大。举办“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正是为优秀人才搭建脱颖而出的舞台,鼓励从大学生中发现更多软件人才,为我国软件产业培养更多新生力量,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做大做强。
葛道凯司长在颁奖典礼讲话中强调,举办软件设计大赛是密切产学联系,突出实践环节,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能有效激发师生创作热情,增进行业认识,为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持。
颁奖典礼上,用友等软件龙头企业与200名获奖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等三人共同启动了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高等院校校长及软件学院院长,知名IT人才教育专家,中国软件产业龙头企业代表,100支参加决赛的队伍及指导老师等400余人参加了大赛。
附件:获奖名单及其团队
客服电话:010-88559646
大赛邮箱:cnsoftbei@qq.com
邮编:10004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18层